泉惠石化園區地處福建東南,具有顯著的區位優勢、土地優勢,以及便捷的物流交通、豐富的岸線資源、優越的環境承載力,是發展臨港石化產業的天然寶地。
近年來,泉惠石化園區按照一體化原則,規劃建設供氣、配電、供熱、固廢處置、管廊、污水處理等一系列公共配套設施,提供了讓入園企業專注主業、專心發展的完善配套,重點發展高性能新材料、精細化工、化纖三大產業,實現央企、民企和外資企業耦合發展,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區位優勢
泉惠石化園區地處我國經濟活躍、最具發展潛力的東南沿海區域——福建省惠安縣,屬于最發達的長三角經濟區和珠三角經濟區的中間位置。
福建省居我國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是我國內地與太平洋地區各國聯系的交通樞紐和進入大洋深處最近的大陸出發地及踏板,既便于國外油氣資源的利用,也使石化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更加便捷。
惠安縣介于泉州灣和湄洲灣之間,與臺灣隔海相望,是福建省著名僑鄉和臺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2020年縣域經濟居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第14位,榮獲國家生態縣、全國文明縣城二連冠、省級雙擁模范縣五連冠等稱號。
福建作為是石化、紡織、機械、電子、新材料產業聚集區,近年來,化工新材料、消費化學品和專用化學品等需求增長勢頭良好。在內需和外貿上,惠安及周邊地區針織、服裝、包裝、制鞋業十分發達,各種化纖原料、不飽和樹脂、工程塑料、特種材料及精細化學品等需求旺盛,是形成區域特色的原油煉制-烯烴和芳烴制造-中下游制造業-深加工制造業產業鏈的有利條件,為福建省紡織服裝、鞋業、裝備制造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原料支持。
土地資源
按照國家最新、最嚴的安全、衛生、環保等標準,統籌考慮園區內未來項目發展和石化園區規劃布局情況,園區嚴格把握“園區邊界線、安全衛生防護距離線、環境風險防范線”三線標準,泉惠石化園區規劃范圍包括湄洲灣南岸外走馬埭海堤以內規劃用地、青蘭山倉儲區、黃干島倉儲區,規劃范圍內園區為外走馬埭圍墾區,屬于近海灘涂圍墾,區內無居民,不涉及拆遷擾民等糾紛,是大型石化項目建設理想之地,為項目開發建設提供堅實保障,是臨港不可多得的土地資源,擁有巨大的開發潛能。
環境容量
根據國家和福建省的安全生產法規與要求,為有效防范安全環境風險,提升園區應對風險能力,確保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園區委托編制了《泉惠石化工業園區安全控制區專項規劃》,明確園區產業布局和設立安全控制帶,較好地協調園區與周邊城鎮的關系,為泉惠石化園區與周邊城鎮的和諧發展奠定基礎。
園區環境質量及環境承載力優,擴散自凈能力強,排污排放條件好。依托的斗尾污口位于湄洲灣口,自然水深條件極好,潮汐動力強大,環境容量充足。南岸大氣擴散條件良好,園區積極開展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通過泉州、莆田整個區域的大氣污染物協同控制,為石化等重點產業發展創造條件,園區可在現有生產規?;A上新建、擴建產業規劃內項目。
岸線資源
泉惠石化園區所在區域占有湄洲灣最長的深水岸線,擁有建港條件好的天然深水岸線,其中斗尾港被交通部規劃為全國四大中轉港口之一,其天然的建港條件被國內外專家譽為“國內罕見,世界少有”,可滿足多個30萬噸級原油貨船通航條件。
外走馬埭作業區碼頭岸線豐富,可建千噸級多用途泊位,岸線規劃生產性港口岸線 7366m,共規劃46 個泊位,通過能力可達3690萬噸,滿足今后入園企業的海運需求。
園區現已建成黃干島30 萬噸級原油碼頭和青蘭山中化 10 萬噸級、5 萬噸級、3 萬噸級、1 萬噸級 4 個碼頭,遠期還將擴建一個30 萬噸級原油碼頭。
公用工程
通過獨資、合資等形式,和世界一流的公用工程服務商合作,投資運營公用工程中心,有序推進公用工程建設,統一規劃、集中建設、集中供應、統一管理,集中建設了綠化、防洪、道路、供水、供熱、供電、供氣、應急救援、污水處理、工業廢物綜合處置、公用管廊、碼頭、天然氣管網等公用工程項目,園區公用工程配套已初具雛形,形成集約使用的公用工程和物流運輸體系,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公用配套設施大型化、規?;膬瀯?,為園區落戶項目集中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公用工程服務,提高了園區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
(1)供氣
園區統籌為入園企業提供氣體產品及服務,按照園區不同時期的需求,分階段投入,采用集中供應與分散供應相互結合的方式,最終建立聯網的綜合氣體供應中心,以經濟、高效、安全可靠供氣為原則,滿足企業對高品質氮氣、氧氣等工業氣體產品的需求?,F已與專業氣體公司合資成立林德中化,建成42000Nm3空分裝置。
園區天然氣由新奧燃氣供應,由中化調壓站接入,現規模為18萬標準立方米/小時。天然氣管道原則上均采用架空敷設,便于今后的檢查與維修。后續敷設的天然氣管道建議與現有天然氣管道互通,確保天然氣供應的可靠性。
(2)供水
已建成 25 萬 m3/d(遠期 50 萬 m3/d)湄洲灣南岸供水工程、25 萬 m3/d 城南水廠及 5 萬 m3/d 北關水廠,城南水廠和北關水廠分別作為第一水源和補充水源,即將啟動建設的惠安縣第三水廠作為第三水源。DN800 供應量 5 萬 m3/d 自來水以及 DN1200、DN1400 原水管道已接入園區,可保障園區內企業供水需求。
(3)供汽
根據園區熱負荷分布情況、參數等級要求及熱用戶建設時序,園區內集中供熱熱源點分A、B兩個廠區進行建設。廠區A已建成3×480t/h高壓燃煤鍋爐+2×50MW高壓抽汽背壓機組,主要為泉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及下游合資項目供汽,廠區B規劃建設4×2000t/h超超臨界燃煤鍋爐+4×660MW超超臨界抽凝供熱機組+1×700t/h超高壓燃煤鍋爐,近期先行建成2×2000t/h超超臨界燃煤鍋+2×660MW超超臨界抽凝供熱機組,屆時可滿足入園企業所有等級的蒸汽需求。
(4)固廢處理
泉惠石化工業園區已在園區內建設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填埋場(處理規模100噸/日),用于處置園區內暫無法綜合利用的工業固體廢物。
園區內另建有泉州市工業廢物綜合處置中心,包括工業危險廢物回收、分類、集散、綜合利用、焚燒及填埋工程,用于處置泉州全市工業危險廢物。目前一期項目已建成投運,包含危險廢物焚燒2萬t/a、物化處理1萬t/a、穩定化/固化2萬t/a、安全填埋3.35萬t/a、危險廢物包裝桶清洗線5700t/a。2025年將建成二期項目, 一般工業固廢園區內綜合利用率和化工危廢區內處理率將達到80%。滿足泉惠石化工業園區危險廢物處置需求。
園區大力扶持二、三產業融合,加快規劃建設福建省?;方灰字行?,滿足石化工業原料及產品日益旺盛的交易需求。
(5)供電
園區高壓電網供電資源較為豐富,外部有充足的電源儲備,周圍現有500KV通港變、550KV惠安變電站、涂寨220KV變電站、厝斗110KV變電站和松村110KV變電站。已建一座110kV散湖變電站、一座風電升壓站。擬建220 千伏海山輸變電工程和110kV泉惠公用變電站。原則上國網供電至項目紅線,保障入園企業用電需求。
(6)污水處理
泉惠石化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規劃總規模10萬立方米/日,一期工程已建成投運,設計總規模0.5萬立方米/日,為入園企業提供污水處理服務,污水廠主要收集和處理工業區內現有及在建企業經過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三級標準要求的限值后(有行業排放標準的執行相應的排放標準)的污水,實現園區污水集中處理,統一排放。
園區同時充分發揮惠安海岸線長、港闊水深的天然優勢,加大公用碼頭和倉儲的開發建設,配套擴建化工原料和產品輸送的公用管廊。目前,公共管廊、碼頭、倉儲設施等其他公用工程及配套服務均由園區集中管理,為入園企業提供最優質、高效的公用工程平臺。
管理服務
(1)安全預警體系:園區實施與周邊的物理隔離,降低安全風險;設置入園安全檢查卡口,對人員來訪、車輛出入進行統一管理,對園區內物流合理規劃、分步實施,建設齊備的交通設施,對?;愤\輸車輛入院后進行定位監控,要求按指定路線行駛,建立園區完善的預警體系。
(2)公用工程調度:通過園區內公用工程資源整合,為園區落戶項目集中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公用工程服務,以及低價、優質的公用工程資源。同時,結合智慧園區建設,搭建完備的公用工程調度平臺,實現入園企業紅線外公用工程調度一體化。
(3)項目落地配套:協調落實項目落地前土地、基礎配套等資源,確保入園項目核準到建設無縫銜接,提高入園企業建設效率。
(4)入園企業服務:對入園企業的公司注冊、項目核準、證照辦理、問題協調等涉及政府審批的事項,協調政府在政策扶持上給予支持。
另外,圍繞“產城雙輪驅動”的發展思路,打造“產城人”融合,加強規劃引導研發檢測中心、金融服務、信息中心、培訓中心等生產性服務業落戶周邊鎮區,提升園區的科研、商服配套能力,滿足園區職工基礎的就學、醫療、居住、消費等需求。